-
穿行在宮商角徽羽中的法朵盛宴——觀《葡萄牙法朵天王 Camané與澳門中樂團音樂會》有感作者: 劉沙路
2023 年,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第五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再次 開啟。由文化局主辦的《葡萄牙法朵天王 Camané與澳門中樂團音樂會》,於 11月 18 日晚 8 時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著名葡萄牙法朵歌手 Camané于本次音 樂會攜手澳門中樂團,並特邀上海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姚申申執棒,中葡音樂家同台 獻藝共情,為樂迷們帶來一場充滿期待的法朵盛宴。
-
以曲顯史,展現澳門二十世紀天主教音樂獨特魅力——讀戴定澄《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作者: 王軒妮
著名學者、教授、作曲理論博士,為澳門城市音樂研究做出卓越貢獻的戴定澄教授於二零一三年出版的《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可謂是“十年磨一劍”的經 典專著。該書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學術研究課題獎勵”項目成果,已被翻譯成英文、葡文的多種語言,並在二零一五年再增修訂版。該書的發表成為澳門 乃至華人地區非常珍貴及極具價值的音樂史學研究專著。
-
歷史文化傳统下的音樂變遷——讀《德黑蘭的波斯古典音樂:變遷的方式》所思作者: 高 碩
根據戴定澄教授的建議及講解,筆者閱讀了由布魯諾·內特爾(Bruno Nettl) {美}編著的《八個城市的音樂文化:傳統與變遷》中由其本人所寫的《德 黑蘭的波斯古典音樂:變遷的方式》一章。該文以伊朗的古典音樂為研究對象,通 過對德黑蘭市百年內發生急速變化的音樂生活、音樂理論和創作、音樂表演以及變 遷的方式加以梳理,對其中蘊含的概念理論加以總結。
-
澳門天主教音樂——聖樂背後的精神與文明作者: 陳家豪
著名音樂學家戴定澄教授曾在他《西樂東漸、中樂南移的文化匯聚——論澳 門音樂歷史傳統的獨特性》學術論文裡首次提出和論證了澳門是具有「西樂東漸」 這個歷史進程的第一站之歷史性意義,而其中的「西樂」,是主要指歐洲天主教音 樂作為在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藝術體現。
-
話語權力視角下澳門音樂的四維敘事轉向作者: 李寶佳
在澳門開埠的四百餘年裏,澳門音樂作為中西文化合璧的藝術符號, 見證並勾勒了澳門社會文化的外在面貌與內在機理。澳門音樂,既包括以中華文化 為基礎的本土音樂,也包括以葡萄牙等西方文化為底色的外来音乐。文章立足於學 者的前期研究成果,並藉助於米歇爾·福柯的話語權力理論視角觀察,提出澳門四 百年間音樂敘事的四維學理轉向,即從音樂歷史的“西樂東漸”轉向“西樂中 化”, 從音樂審美的“西式意蘊”轉向“多元並存”,從音樂生活的“西式禮 儀”轉向“中西相容”,從音樂教育的“西式學堂”轉向“中內納西”的觀點,力 求在歷史與中西文化的雙維度下厘清澳門音樂話語權力的嬗變演化與學術景觀。
-
聽戴定澄教授講座感想—— 博士生第一堂作者: Chao An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is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ir teaching expertise,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development. On September 4, 2023, we had the first music doctoral class taught by Professor Dai Dingcheng.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 noticed that Professor Dai possesses strong cognitive ability, operational ability, instructional guidance ability, and analytical ability in the classroom.
-
守護文化安全,共築幸福和諧澳門作者: 李曉閔
2023年 3 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並發表主旨講話時強調,我們要共同宣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而身處文化交融之地的澳門,文化安全也越來越成為判定社會是否穩 定,人民生活是否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
-
淺談澳門經濟發展及展望作者: 李永智
澳門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自回歸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本論文旨 在探討澳門的經濟發展歷程,分析其成功因素,並提出未來的展望。研究發現,澳 門的經濟發展主要受益於旅遊業、博彩業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然而,隨著國際經 濟環境的變化和其他競爭對手的崛起,澳門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因此,未來的發展需要澳門政府在旅遊多元化、創新科技和教育培訓等方面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提高 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